找準在商業(yè)鏈中的位置


常常聽到創(chuàng)業(yè)者宣布他龐大的商業(yè)計劃,比如說做一個大的電子商務規(guī)劃,所有XtoX的model都有,他會做很多行業(yè)和產品。實際上這種什么都想做的表面下,是他沒有清楚自己在商業(yè)鏈里面到底做什么的體現。

其實任何一個成熟的商業(yè),都有一個很明確的商業(yè)鏈。在這個商業(yè)鏈里面應該說不是每個公司都一定會處在鏈條里面最亮的環(huán)節(jié)。舉個例子來講,比如說,e-business和e-commerce實際上在中國是IBM打了一年很虛的廣告先談起來的,可是大家可能并沒有知道IBM也辦了網上書店,或者是IBM也辦了一個門戶,那么對IBM來講,在電子商務的產業(yè)鏈里面他的定位很明確,實際上是希望為這些廠商,為.COM的公司,為這些傳統(tǒng)公司提供解決的方案。微軟也提他的電子商務策略,他實際上也是希望推廣它的解決方案。

像國外通常的定義,商業(yè)鏈可以簡單地分成上下兩個層面,一個是e-market,就是中國有很多的企業(yè)希望在e-market領域里面大放光彩,e-market 的概念就是自己在互聯(lián)網上提供一個市場或自己做這種銷售,但是還有一個非常大的層面就是info structure, 就是基礎設施。這里面的基礎設施并不僅僅簡單的是指網絡的IP層以下的這種中國電信搞的集成網絡設施,實際上涵蓋了從操作系統(tǒng)到網絡應用,到各種軟件,特別是軟件。這些東西它都可以成為info structure。所以在美國我們可能被媒體宣傳所左右。就像在舞臺上,聚光燈永遠只打在e-market上幾個最耀眼的明星,比如Amazon, eBay。 但是大家不要忽視了,在它們背后同樣有比它們可能更有價值的公司,比如現在大家都知道了Cisco, 都知道了Intel,但是大家不太熟悉的有Commerce One,這些公司都是把自己定位在info structure上面。在目前中國Internet剛剛起步的時候,如果你把自己的定位在info structure領域內,我想你成功的機率要比簡單地忽視自己掌握的資源去做market要多得多。從兩個角度來說,第一, 中國info structure本來就很缺乏。這是由市場所決定的。大家可以看到現在每天基本上有四十家做e-market的網站基本上都是雷同,比如說都去做拍賣,都去做網上商城,都去做BtoB電子商務社區(qū),可是95%的電子商務網站都是架構在NT,用ASP加SQL Server 這種根本無法應用在Internet這種高強度工業(yè)環(huán)境下的解決方案。反過來說,中國的info structure有非常大的市場需求。如果中國沒有建立很好的info structure,這種e-commerce沒有辦法建立起來。最后真正的收入實際上都還是到了國外的廠商這里面。

前一段納斯達克泡沫在不斷擠壓的時候,我正好去了一趟硅谷,接觸了很多公司。我覺得硅谷的很多公司更加清晰地認識到我的定位應該是發(fā)揮我們的技術特長,在技術和產品上進行創(chuàng)新,然后成為info structure的一個環(huán)節(jié)來為這些電子商務網站服務。所以從這一點來講,我的建議是從info structure切入會比較合適一些。
在中國,很多公司之所以遇到一些不能快速發(fā)展的原因,也就是它把自己的商業(yè)鏈條想得太寬。Internet有句話,只做老大,不做老二。這個意思不是大家把新浪砍掉,然后自己來做老大。新浪只是門戶網站的老大。你完全可以找到別人沒有做的鏈條,然后在這里面把你的價值做出來,同樣可以成為老大。這里我想強調的就是你一定要找準自己公司的定位:在整個鏈條當中你的上家和下家是誰,你怎樣跟別人合作。從鏈條的角度來說,中國的公司比較喜歡炒概念,今年可能炒BtoC的概念,明天可能炒一個拍賣的概念,引來很多創(chuàng)業(yè)公司盲目追逐。而反觀美國,所有成功的公司最重要的一個字就是focus,就是把你的創(chuàng)意集中在一個環(huán)節(jié),不是把一個概念炒出來讓別人知道你在做這樣的事情,而是把它扎扎實實做成一個公司日常商業(yè)的操作。你會把它變成一個不斷往前走的商業(yè)。只要能把這個鏈條做成你的價值,雖然在整個行業(yè)來看你可能不是最耀眼的一個環(huán),但是作為公司將會獲得很大的回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