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安牛文化陶瓷博物館昨開館 四百“牛兒”喜迎人

  12日上午,全國第一家以牛文化為主題的民營博物館——西安牛文化陶瓷博物館在北郊開館。400余頭各個朝代的牛兒們,以各種姿態(tài)迎接來自全國各地的參觀者。

  上午10點,千余觀眾擁進博物館,漢、北魏、北齊、唐、元、明、清等各朝代的牛兒們立刻吸引觀眾目光:漢代石牛清瘦、唐代陶牛肥碩、元代銅牛健壯、清代瓷牛華麗……牛兒們有的閉目養(yǎng)神,有的低頭耕地,有的回首嘶鳴,有的與牧童玩耍,每頭牛兒都惟妙惟肖,好似一幅幅活生生的古代生活畫卷。據介紹,制作這些牛兒們的材質多達60余種,有銅、玉、木、石、陶、皮、錫、牛角、海貝、樹根、紫砂、水晶等。

  前來出席開幕式的故宮博物院院長鄭鑫淼告訴記者:我們又多了一座全新的專題性民營博物館,這說明陜西兒女是在用實際行動來保護散落在民間的文化遺產,并為之傾注心血。

  作為公辦博物館的補充,民營博物館有著自己的優(yōu)勢,他們的收藏、辦展方式都十分靈活,但未來面臨最嚴峻的考驗卻是生存問題。昨天,來自全國各地的數十位民營博物館館長到西安牛文化博物館交流、取經,共同探討國內民營博物館未來走向。

  目前,重慶中國民間醫(yī)藥博物館、貴州遵義民俗博物館、河南炎黃文化博物館等都是免費開放。那眾多民營博物館究竟靠什么來維持生存?西安牛文化陶瓷博物館館長任經文表示,靠博物館賺來的錢實現自養(yǎng)是不可能的,甚至連維持正常運轉都很艱難!叭绻胫窟@些藏品賺錢,那就是個徹頭徹尾的文物販子!倍辔火^長告訴記者,他們都是因為家庭熏陶或者個人愛好走上了收藏之路,后來手頭的藏品越累積越多,就萌生了辦博物館的想法,可目前大家都遇到了相同的困惑,雖然國家有關規(guī)定表明民營博物館與公辦博物館應享有同等待遇。但實際上民營博物館想與之平起平坐,幾乎是一件不可能的奢望。

  除了生存問題,如何保護文物安全,如何應用科技手段保護文物,眾多民營博物館館長都自稱是“門外漢”,“所以,眼下還迫切需要政府部門的支持和指導,并學習國外民營博物館運行的經驗。”一位館長對記者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