元代青花瓷的探隱(下篇)

景德鎮(zhèn)元青花,以“至正型”器為典范,同時還包括“延祐型”和一些形、紋簡陋,銷售層次較低的青花瓷。為提高“目鑒”科學性,在前輩研究成果基礎上,本文結合公私藏品,就元青花鑒定,談一些膚淺的認識:

  1.大花大葉,葉為滿色,但花朵不填滿色,且外部繪有較明顯的空白邊線。山石、海水、人物、動物紋等亦相類,紋飾內露白。

  2.纏枝蓮葉,“葉形多呈葫蘆狀,或有一至五個尖瓣”(孫瀛洲)。

  3.變形蓮瓣邊飾,有的為一組,有的畫兩組,構成上下對應的仰、覆蓮瓣紋裝飾。除盤以外,其他型器上的蓮瓣,均呈單體形式排列,蓮瓣閫留有空隙、互不相連。明洪武時,除部分執(zhí)壺和盞托外,瓶、罐、盤及碗的蓮瓣紋邊飾均呈并攏(共邊)型。此后,這種繪法貫穿于明清兩代。

  4.蕉葉紋,多數作分開狀,葉與葉之間留有空隙,少量為并攏型或葉與葉呈重疊狀。明初以重疊狀多見,偶見有分開的。宣德以后,蕉葉紋幾乎不見有分開的。都為拼攏重疊狀。此外,元代蘸葉的主脈,均以濃筆的粗線條表示;入明后,蕉葉的主脈均留白、呈中空型。同元代蘸葉主脈的粗實線條,在視覺上涇渭分明,非常醒目。

  5.如意云頭紋(亦稱“云頭紋”、“云肩紋”、“垂云紋”)。云頭與兩云腳相交之尖頭,指向呈前后相背形態(tài),即,如意云紋兩云腳間的尖頭,與云頭的尖頭,方向相反,很少例外。而洪武,如意云的頭與腳的尖頭指向,均方向一致,亦絕無例外,并沿襲至永宣。成化起,如意云頭的兩尖頭,既有朝向一致的,亦有相背的。

  6.回紋邊飾。由互不相連的單體回紋組成。有的回紋呈規(guī)矩的方形,有的為變形回紋。有的為減筆式回紋。明洪武時,回紋邊飾由一正一度兩方相連形式排列組成。明永樂以兩方連為主,同時又出現一筆環(huán)連式的回紋邊飾。宣德以后,除少數邊飾仍作一正一反兩方相排列連外,多數回紋邊飾呈整圈一筆環(huán)連式,并延續(xù)至清末。

  7.龍紋。元代青花瓷器上,畫龍的不少。龍軀細長,且細頸、細腿、細爪和尖尾巴(偶有火焰式大尾),體態(tài)輕盈。頭較小,長鹿角,張口、吐舌,龍的下腭有須,上頷一般無須,但是,至正十一年銘標準器的龍上頜有雙須,而此類帶雙須現象,在元青花件的其他龍紋圖案上十分少見。龍身鱗片分兩種,以網狀細鱗片多見,以留白大鱗片少見,后者龍紋更加精美。龍有背鱔,腹下通常無橫紋帶。胸與背部,常飾有火焰狀飄帶。肘部有長毛3至4根或一撮。龍爪以3爪、4爪居多、5爪極為罕見。

  8.元青花立件中的玉壺春瓶與出戟尊,其內口沿部位,常常加繪一道卷草紋或云頭紋邊飾。入明后,此類內邊飾現象,起初仍存在于明洪武朝玉壺春瓶上,洪武以后消失。

  9.元代紋飾采用平涂法,“有的則是在濃筆邊線內施以淡色”(孫瀛洲),小件器上為一筆點劃,這就是所謂“一支筆”的畫法。從明成化起,以“二支筆”工藝見長,構線與填色是分別完成的。“明代青花多是填色或素描。這種技法上的不同,也可以作為劃分元、明青花瓷器的旁證”(孫瀛洲)。

  10.元代瓷胎,同明代后期及清代瓷胎相比較,有硬中見柔的感覺。“胎質淘練得不如明清瓷細致,因而在砂底處多有砂眼、刷痕和鐵質斑點,并在底足、口邊與縮釉露胎處呈現火石紅色”(孫瀛洲)。

  11.除執(zhí)壺、玉壺春瓶外,器物的底部一般露胎。澀底上往往粘有釉斑,這是時代風貌!鞍驯淹氲鬃銉炔慷嗖粧煊,個別的在高足的里部掛半截釉”(孫瀛洲)。大罐的口部通常施釉,小罐的口部多露胎。梅瓶原本都帶蓋,蓋內不施釉,這亦是特征,仿制品有的卻蓋內施釉。

  12.罐的造型多數為口大足小,不同于明清罐的口小足大或口足大小相偌形制。碗、碟、杯的圈足較小,足墻較寬、鞍厚,給人一種頭重腳輕的感覺。有的器物底部可見明顯的旋坯痕,個別有粘砂現象。碗、碟、杯圈足的底心常見凸乳,俗稱“臍”,為元瓷特征之一。

  13.大件器的胎體普遍厚重,小件器卻都很薄,胎體大多薄于后世明朝同類器。而仿制品則不然,小件器也顯得很厚實。

  14.、除露胎較高的一些立件外,元代小罐、小瓶近底足處(脛部)常見指印痕。指印痕通常有3個,系工匠捏著浸釉或刷釉時所遺。此現象,延續(xù)至明中期。

  15.入土之物,于器內的修胎痕上,常會出現士蝕痘跡(元器內壁多為蕩釉,釉最薄,故竹絲刷痕處極易受到土蝕)。土沁斑是否自然、分布是否合理,辨?zhèn)螘r值得重視。

  不管是窖藏的還是傳世的,元青花終究會凝固住時光一些印跡:埋于地下的,其釉層稀薄處,不可抗拒地要染帶上土沁、土斑:秘藏于地窖,釉面也會因年代久遠,顯出質地老氣,寶光內含。而傳世品,由于人間滄桑和歲月撫摸緣故,釉汁則越發(fā)滋潤、寶光四溢;或因為歷經使用,棱角的釉面不免會出現輕微的剝蝕或磕碰,以及支撐點和受力部位,會因磨損劃痕縱橫、細密,而附上累累舊氣。

  譬如,作為傳世品的香港佳士得2004年春第1021號拍品的元青花纏枝牡丹紋魚耳大罐,給人印象便有三處大開門:一、器身底釉肥厚、古拙,釉面光澤柔和,并因釉層厚薄略有不勻顯出些釉面不平整;器表上的使用留痕、受力點自然,器物易損易磨處,磨損痕流暢、分布合理;口部及魚耳處的色澤發(fā)澀、微閃牙黃,同器身底釉的白中閃青出現反差,系口與耳因破損、略經修補之故,即修補(冷補)后歷時過長,致該處變色、泛黃。二、器內修坯痕粗放、形態(tài)自然,有類似明代罐內?梢姷降哪欠N竹絲般的刮痕;內壁的使用留痕,同器外的吻合,屬長期使用后的一種極合理的磨損遺跡。三、平底微凹,底面上旋坯痕清晰流暢(注:元器底足多數為刮底,底面凹凸不平,但有少量器物呈旋底。明代相類,特別成瓷競,旋坯器多見);胎白,澀底上蕭教有砂眼和鐵質斑點,特別是胎的質地,給人一種硬中帶柔感覺。

  真正古董會講話,這并非泛泛之談。倘若找不到感覺,請君切勿輕易掏錢買“元青花”,尤其是“國寶級”元肯花,它從明太祖手中漏網可能性甚小,更不要說被“撿禍”。

  其實,“收藏”并非現代人專利,”自16世紀開始,在中國的士大夫階層中已經風行對明代永樂、宣德和成化瓷器的收藏和鑒賞!崩纾骷尉竿跏镭懼(觚不觚錄)、明萬歷謝肇淛撰寫的《五雜俎》,都有這方面實錄,記載著明代有關宋代之哥、汝瓷及明代之永樂、宣德、成化瓷收藏,可就是沒有元青花。

  難道明代士大夫和鑒賞家,他們不喜歡元青花?顯然不是。真正原因是,當時市面上看不到元青花,連皇宮里都沒有,他們當然無法知曉中國還有元青花。